第三百六十八章:军器(3/4)
br>为了保障军器局的工匠的安全,同时防止技术泄露和隐秘,陈望后面下令修筑城墙,将军器局保护了起来。</br>军器局实际上已经是成为了一座小城。军器局一千三百多名工匠的住所也都被搬到了城内,他们的家人自然也是和他们住在一起。</br>他们的出行也都被限制,限制在军器局的周边,不允许离开汉中卫右千户所的辖区。</br>军器局城的占地规模几乎和千户所城不相上下,毕竟其中存有大量的工坊和仓库。</br>而且在防护上面甚至更甚至于千户所,说是小城,其实更趋近于是军事要塞。</br>在军器局城内,驻扎了超过一千的兵马,这里是汉中府内部戒备最为森严的要塞。</br>“军器局现在处于是全力生产的状态之中,不过因为军器局此前大部分的工艺都采用了水力的原因,汉水水位下降也导致了军器局的产量收到影响,下滑了不少。”旱灾不仅仅对于田地的收成产生了影响,对于军器局的武器制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br>除去火炮制造厂暂时不用水力器械之外,现在汉中卫军器局内,无论是钻磨铳管还是盔甲,亦或是打制武器,都离不开水力器械。</br>“武库里现在有明甲三千三百五十四套,海誓铳一万一千两百九十四杆,三斤炮计有七十九门,五斤炮计有十二门。”</br>“军器局如今年可产明甲五千四百套,海誓铳年可产一万八千杆。”原先军器局制作都是布面甲,一副甲用工只有五十工左右,所以一个月可以产差不多三百领。</br>不过后面陈望下令舍弃布面甲,全力制作明甲。相对于布面甲而言,明甲的防护自然是要更强一些,但是缺点则是造价更贵,用工也更久,还有便是不能够抵御寒冷。</br>但是这些缺点在陈望这里并不算是缺点。陈望如今并不缺钱,手底下的工匠也不算少,而且还在不多的增多,有水力锻锤的帮助,制作明甲的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br>不能御寒也不是重要的事情,到了北边,可以穿戴御寒的衣物。而布面甲这种长身甲,在七八月的南国,军卒穿上就跟在蒸笼里一样,热不可奈。</br>综合种种,所以陈望最后下令军器局只打制明甲明盔,不再制作布面甲这样的暗甲。</br>“还是少了些。”陈望眉头微蹙。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军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br>但是对于目前陈望所拥有的势力来说还是不够。这也让陈望越发的想要水里锻锤可以冲压一次性的胸甲。</br>整个汉中镇,军中目前布面甲和明甲一共有一万七千余副。其中明甲有三千两百多副,其中两千副在新编的近卫骑兵营中。</br>另外千余副则是在各营之中,基本都是将校的亲卫骑兵穿戴着,还有就是中高层的军官穿戴。</br>布面甲有一万四千多副,是普通的军卒的标配。锁子甲有差不多五千余副,不单独发放,一般是发放给穿戴明甲的军兵穿在内里。</br>这样就可以快速的武装麾下的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武库之中的甲胄数量远远不够,就算是全部取出来,也只够是武装他麾下六成的兵马,还有四成都是处于无甲的状态。</br>“周边的工匠都收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