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1/2)
“什么叫朕那心尖尖上内史大人, 你这小兔崽子“是不配您得了消息后快马加鞭地回宫,也不配您至今压着内史大人奏折,不让他像贾谊那样上书削藩。”刘瑞比起闪着老腰刘启更像是成年那个“大父说过, 看一个人不能看他说了什么, 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既然这里没有外人, 刘瑞也没啥顾虑, 索性把话说开道“如果这都叫什么东西,那从丞相到破格封爵中尉大人, 都要哭晕
唯一服侍父子二人宦官令满脸写着“这是可以说吗”。
不是刘瑞不信自己阿父干不出这事, 而是他对法家子弟搞事能力非常信服。
毕竟李斯战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要不是赵高不按理出牌,然后摊上脑子有坑胡亥, 没准李斯真能改朝换代。
也正因此, 刘启虽然重用法家, 又是让晁错当内史,又是让郅都当中郎将,可是
不过上头再怎么闹腾, 那也是黄老家与法家互相出拳, 二者都不允许第三家坐渔翁之利。
尤其是
刘瑞不怕自己身边全是儒家,因为只要刘启敢这么做,即便他不做些什么,法家和黄老家也会默契十足地给儒家泼脏水,然后把胡毋生和卫绾拉下太子二傅宝座。
“说起来,我倒是挺羡慕父皇。”刘瑞想起大父同他说过趣事,揶揄道“苍公给您当少傅时只是约束您言行举止,并未干涉您对太子宫官员任命,而东阳侯与石公都是极为谦虚之人,所以太子二傅虽然管着太子宫里官员调动,可实际却是没有这个能力。”
“相较之下,汉朝第一位太子可要凄惨多。”
西汉太子宫其实就是个小朝廷,所以太子二傅与詹事都是加强版三公,
刘启当太子时班底大都是他亲自选,但是
不过这样警钟也不是凭空而来。
因为惠帝缘故,刘启当上太子时有不少属官都幻想自己能像惠帝当太子时属官那样架空刘启,然而他们忘了坐
刘瑞有信心
“你条件是什么”
“这得等儿子过了八岁生辰再说。”刘瑞笑眯眯地安抚道“父皇派去燕国使者未归,关中也要一段时间来清洗黔首们对于高庙事变记忆,所以父皇不必着急。”
“拿东西人只是想与父皇做交易,还不至于让父皇陷入险境。”
刘启磨了下后槽牙,特别讨厌儿子这副总揽全局模样“你与昌平长公主搭上事做得可不干净,就不怕朕向窦婴透露什么”
“官身不沾泥,您要是那么做了,又将儒家扶上二傅一詹位子想必儿臣能有幸见到史上最短二傅一詹。”刘瑞闻言并不着急,甚至还条理清晰地反驳道“您到底是借二傅一詹来拉关东儒生呢还是反手给他们好几巴掌”
估计那时,不仅是刘瑞蒙了,整个关中关东权利玩家都会觉得刘启是不是失心疯了,才会做出如此迷
幻操作。
当然,刘启也能按住法家和黄老家不去借题
明末都快亡国了还
“滚出去。”刘启咬破了自己口腔,尝着那并不浓烈铁锈味,笑道“
“儿臣遵旨。”刘瑞听了也不生气,麻溜地起身离开,感叹自己跑一趟是来喝西北风。
不过
刘启瞧着走到门口矮小身影,心里那叫个五味杂陈“毕竟是你挑出错,肯定是由你来解决。”
“父皇这是强词夺理吧”刘瑞忍不住道“历来都是谁犯错,谁来解决,怎么成了纠错者责任”就是登月碰瓷也没这么离谱,皇帝全是不讲理话。
“让你想法子你就给朕老老实实地想法子。趁着朕不想看你这张糟心脸,赶紧想想怎么搞定捐粟受爵留下烂摊子,也省得你
啥叫他
就是现代苦逼高中生都没他能卷,刘启居然说他清闲。
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
刘瑞忍不住吸了口气,踏出室门时故意用刘启听得到音量嘀咕道“说我长得糟心是因为父皇嫉妒我长得好看吧”
“”
“也是,毕竟大父
听了这话,送人出门宦官令就差给刘瑞跪下,求求这个小祖宗赶紧闭嘴吧,别再说些让他想戳破耳膜话。
“砰”一尊做工致青铜器被刘启扔到刘瑞身边,差点砸了刘瑞脚背。
“你这臭小子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