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2/2)
汉室,还是东周遗王”“说来也是有趣,尔等
尤其是鲁儒,让他们条件反射地想起高祖令人直呼项羽大名的场景。
“孔丘也别怪礼乐崩坏。”刘瑞上车前叹息道“我尊孔丘教化之德,也理解孔丘赞周礼除愚昧,尊周礼求太平的心态。可是姬姓天子自毁周礼,又何以要求诸侯敬周礼”
刘瑞
“大宗之子不卫国,不联小宗以清君侧,反而与逆臣勾结,引得戎狄火烧镐京,连岐山都被犬戎夺了,最后竟求恶来之后回岐山。”刘瑞不理儒生的羞愧之容,连连摇头道“这可真是宁与蛮夷,不与自家。”
“如果孤没记错的话,鲁地以礼著称,西周分封时更是属于周公旦之长子。”刘瑞瞧着儒生低垂的眼睛,似笑非笑道“知礼的鲁侯不举兵勤王,或是领着姬姓的小宗清君侧,反倒支持勾敌弑父,出卖王畿的逆子。”
这番话堵得儒生无话可说。
毕竟这时还没有史记,还没有司马迁狂塞私货,搞出烽火戏诸侯的离谱故事。所以从民间到学术界都对周平王的继位和周幽王之死,以及帝辛是否是昏君抱有疑问。
更绝的是,连子贡都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种隐晦给帝辛洗冤的话。
至于孔丘所说的“殷商三仁”
别
接手了侄子的宋国,可周围全是姬姓小国,说白了就是
记录上为了美化灭商的正确性而对微子启大加赞赏,可是给诗经左转贡献黑料的国君里百分之六十是宋国国君,百分之三十是楚国国君,百分之十是秦国国君。
为啥
还不是因为宋国
至于楚国
蛮夷之地,虽随武王灭商,但给一个子爵的身份就够了,希望你不要不识抬举。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几家,包括因烽火
戏诸侯被黑出翔的褒国大禹的儿子所建,灭商时陪帝辛死战的崇国之后都只有一个罪名那就是不姓姬,也不姓姜。
这也算是上古时对异姓王的隐晦排斥。
不过说到底也是殷商自己结出的恶果。
毕竟姜姓诸国的前身是羌人的各个部落,而殷商对羌人的态度就是没把他们当人看,不是当人牲祭天,就是当人殉陪葬。
而被犬戎赶入岐山的周朝姬姓最初也是被殷商当成仆从国去抓俘虏,但是他们本就与羌人世代联姻,加上殷商的那套祭祀法变态到把文王的父亲季历和长子伯邑考弄去祭天不说,还加工成食品分给诸方商朝对国家的称呼,作为对各地的赐福
长此以往,谁受得了这个刺激
所以宋国作为商人的后代被这么对待也不算是无妄之灾。
最憋屈的是楚人,殷商时被镇压也就罢了,跟着周武王灭了商却只得到子爵封号,之后跟着难兄难弟的秦国给周王室鞍前马后,却
也难怪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