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酒厂(2/3)
女的赞许,苏宇的胸膛忍不住起伏了几下,但听到对方问起这个,他沉思了好一会后,才有些沮丧地摇摇头:“我只能猜的出来介入财务科是为了防止他们暗地里【丢失】部分账本;想必第一时间介入销售科和资产管理科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但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知道。”在这个绝大部分企业连“税务筹划”都没听过,各种“防火墙”手段也没兴起的年代,各地小国企的遮掩手段其实粗浅的紧,除了“丢账本”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靠谱的招数,因此耳闻目睹之下,苏宇自然知道第一时间介入财务科的重要性,但其它的,却不在他的理解范畴之内了。
穆丽雅听到这个答案,却也并没有失望。
公正地来讲,在整个社会都在蹒跚学步的如今,国内各种正真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委实稀缺的紧,能够瞧出其中的一点端倪,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她以前接触到的小二代们,不少至今只知道混吃等死呢。
鼓励性地给了苏宇一个赞许的笑容后,穆丽雅再度把头扭向了某只咸鱼:“杨默,你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
杨默眨巴眨巴了眼睛,一脸迷茫地看着她:“啊?补充?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啊……你们聊的我全然不懂啊,有什么你考苏宇就好了。”
穆丽雅不悦地看了他一眼,挺拔而精巧的玉鼻里发出一声轻哼,却是什么也没说,转身带着两人朝着生产车间走去。
捕捉到这女人眼神里那种居高临下的鄙夷,杨默却只是撇撇嘴。
呵,不就是资产评估么?
而且还是老掉牙的【重置成本法1.0版本】;
不是我看不起你……在一个vc老鸟面前聊这个,我都不稀罕搭理你!
………………
不管是兼并还是重组,甚至是破产清算,事先都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一个相对真实而有效评估;
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在这一块,采用的主流方式无非是“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清算价格法”这四种。
按道理来说,如果你不是打算接着兼并重组的名义玩一些花活,而是想着老老实实地稳扎稳打,扩充商业版图的话,“收益现值法”其实是相对最客观,也最能反应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
但问题是,现在是八十年代末,临邑第一国营酒厂属于国有资产,而这次的重组也属于是国营体系内的多元化的资产重组,因此即便是重组后的集团需要考虑市场化运作,适用的资产评估法也基本都是“重置成本法”,而非收益现值法或者清算价格法——至于现行市价法,在这个股市都还没有的年代,就别想了。
既然是国企重组通用的重置成本法,那么按照当下的通例,应该采用的就是“基础资产侧重”和“市场收益侧重”的思路,重点考评资产收益率为主的“盈利水平”、以资产安全为主的“历史负债”和以三费占比为主的“运营效率”。
因此,作为资产评估小组的组长,穆丽雅今天让人在第一时间前往财务科,销售科和资产管理科这三大核心部门里“借阅”相应的数据资料就不足为奇了。
但问题是……
在杨默看来,当下的重置成本法依然停留在1.0版本,但凡其中有人在数据上做点手脚,哪怕是隐瞒一些相对敏感的数据,好好的资产评估立马就能变成一场账面数字游戏;而可悲的是,这种事情从来都无法避免;
因此,涉猎过这块工作的人都知道,企业资产评估的难点从来都不在那些基础核心数据的获取上——而穆丽雅一上来就大张旗鼓地介入酒厂三大核心科室,除了证明这女人是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菜鸟之外,再也说明不了其它。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情非得已,杨默从来不愿意跟蠢人做同事。
想想看,连做同事都不愿意,你穆大小姐还想着把他收为小弟?
做梦呢!
不过与这个相比,杨默其实更在意这位大小姐为什么要挑一个小酒厂下手。
虽然说从“多元化发展研究小组”的名字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位穆大小姐的工作方向是什么,但他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