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教育(2/3)
东那种筛选官员的教育模式,就是单纯的给这些普通移民孩子扫盲。</br>当然,前期这种越早接受义务教育的人,获得的红利也越大,比如殖民地比较好的工作岗位安排上,肯定会优先考虑接受过殖民地教育的移民。</br>未来随着义务教育在东非殖民地的普及,这种红利会越来越少,到时就会变成最低级的门槛。</br>东非第一所学校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十分简单,除了德语教育,就只有简单的加减乘除,最后是“忠君爱国”思想。</br>所以这些孩子每天只有半天课,上午去学校里学习,下午还能回家帮忙。</br>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移民会搞一些小创收,比如在房子附近种菜,或者养些鸡鸭,这些殖民地是不管的。</br>只要按时完成殖民地分配的工作,剩下的时间随意安排,因为土地比较富裕的原因,东非殖民地的空闲土地很多。</br>比如殖民地移民的房子,就不像远东那样拥挤,比较分散,这些房子在规划的时候都是安排前后两块空地,一個花园,一个排水渠。</br>花园对于华人移民来说,听都没听过,这些地还不如拿来种菜,排水渠是在屋后,实际上也用不着那么多土地,在渠道的旁边,土地翻翻还是种上庄稼。</br>这些利用空闲土地增加的额外收入,都是移民自己所得,不用上交。</br>只有德意志人的居所,前面真的是花园和草坪,后面过排水渠的土地则是荒废着。</br>这只能代表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而已,而且德意志人的工资确实比较高,工作也比较清闲。</br>而德意志人也对华人移民在花园里种菜感到新奇,有时他们会主动询问这些移民,这是什么蔬菜,那个工具又有什么用。</br>华人在上船来东非时并非完全空手来的,殖民地不会没收他们的东西,但体积太大的也上不了船。</br>而有的华人怀里揣着植物种子,就被带到了东非,造成非洲土地上出现各种远东的蔬菜。</br>非洲土地最适合蔬菜生长,毕竟蔬菜本质上也属于草,而非洲适合草生长,所以拥有全球最大的稀树草原。</br>在这里没有冬季,只要保证水源供应,植物就能一直生长。</br>德意志和华人移民之间还有一些思想上的区分,比如德意志人重视领地,没有得到自己同意,其他人不能踏入自己的院子。而华人移民之间相互串门,没有领地意识。</br>华人也不会主动去德意志人的院子里,毕竟华人移民天生感觉矮了一头,实际上这些德意志人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想法,在和华人接触后,他们的印象还不错,毕竟大家都是农民出身,在交流一些农业经验后感官还不错。</br>没有辫子的华人移民,加上比较勤劳,而且讲卫生,这些都是殖民地强制规定的结果,但华人服从性高,所以掩盖了一些缺点。</br>而东非殖民地的德意志人也是普鲁士地区的大老粗,对一些小细节也不在意。</br>双方唯一的区别在于德意志人接受过义务教育,所以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所以素质高的有限。</br>而华人移民在这些农民出身的德意志人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