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1/1)
虽然窦婴,窦王孙的人品才干毋庸置疑,但是那场景实
抛开窦婴和申屠嘉是否能和平相处的难度不谈,刘启让丞相和窦太后的堂侄教导嫡子的政治意义也是明确到就差下诏。
窦太后当然有让小儿子当皇太弟的野心,甚至想借太后的威名向朝臣包括窦家施压。可是窦家的态度一直是中立偏反对,不仅是窦太后的亲弟弟窦广国表示礼不可废,就连窦太后的侄子辈尤其是最有出息的窦婴也都强烈反对窦太后的行为,甚至喊出“太后欲令窦氏覆诸吕之辙乎”来提醒窦太后外戚过甚的下场。
当初为了铲除诸吕,刘氏宗亲可是把刘盈的庶子活活砍成了肉泥,并且咬死他们是吕氏的孽种,杀到最后姓吕的诸侯里只剩一个跟吕后同姓的倒霉蛋吕青眉。
明明是与郎中令王翳、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郎中杨武一起击杀项羽的吕马童之后,但是因为姓吕的缘故,加上吕马童生前动过连宗吕后的念头,所以
薄姬知道刘瑞一六岁孩童肯定压不住年纪是他十几倍大的申屠嘉与窦婴,搞不好二人的执教内容都
话是这么说,但薄姬和刘启都很清楚幼教的重要性,也不能放任申屠嘉和窦婴忙着攻击对方而不管刘瑞的教育。毕竟
刘启除非是神失常了,否则才会完全不顾刘瑞的教育问题。
刘瑞也知道刘启让申屠嘉和窦婴教他完全是与薄姬进行利益交换,顺带为刘瑞站台。真要聊起刘瑞的教育问题,他们两一个是没过几天书的大老粗,一个是三天闹脾气,两天去挨骂,剩下两天处理政务的大忙人。
你要是让刘瑞过几年找他们问下政务方面的事还有点靠谱,要是提到教孩子那还是请专业的来吧
只是这专业的该请何人,该授何论,估计得
毕竟晁错借儒皮混到今上身边,连带着沉寂已久的法家也一飞冲天的事可是让儒家和黄老家都耿耿于怀。
晁错影响今上时,后者不过十五六岁,但是登上太子之位已有八年,并且已有自己的价值观。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
若非是晁错披着儒皮接近天子,估计
就像当年“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的杨朱学一样。
以后的局势尚且不谈,但是
尤其是
值得庆幸的是,今上的嫡子不过六岁,别说是封太子,他离搬出薄皇后的椒房殿都还有两三年的功夫,那些学者博士总不能到椒房殿里抢人吧
“若是丝公袁盎,字丝还没被罢官,让他跟着丞相和窦婴,也好调解二者的矛盾。”薄姬扶着脑袋,知道晁错
黄老学的人大都是这么个德行,说得好听点叫佛性,说得难听点叫不爱变动。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正是有黄老学的存
只是到了国家
而且就历史的结果来看,西汉前期确实是黄老学的最后高光了。
这么想着,刘瑞竟然有些唏嘘。
因为
长此以往,还谈什么科教兴国,直接
而
跪
虽然
然而文盲是不可能帮着皇后处理宫务,讲解经赋的。所以自周礼起,就有女官出现
薄皇后随口问了些已经考过的题,然后让她们一一抬头,聊下自己的出身和过什么书。
轮到第三个脸上有疤,声音沙哑的中年女人时,后者的回答让薄皇后眼睛一亮。
“民妇不才,但家父曾
提到自己的父兄和
当然,比起此人的回答,薄皇后更满意的是此人已过不惑之年,而且脸上有疤,不会闹出君王宠女吏的笑话。
更重要的是,刘瑞已经六岁了,虽然薄姬暗示过刘启会给刘瑞找个合格的太傅,但是鸡娃是中国母亲,尤其是古代母亲的共识。
薄皇后对自己的学识有点认知,所以找个学识不凡的女性充当女吏也好督促儿子上进,避免刘瑞进学后,她这个当妈的对儿子的进度一无所知。
然而薄皇后不知道的是,这个进宫的女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