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1/1)
刘瑞提出这个建议一是自嘲于自己这个现代不现代,古代不古代的特权阶级的假仁假义,所以想为深宫里的可怜女子做些什么;二是想为自己和薄皇后攒波仁德的名声,不说是像先帝那样装得让百姓以为宣室殿里坐着的真是个活菩萨,但也得给自己加层功德罩。刘氏皇帝虽然以“爱之欲其生而恨之欲其死”著称,但是
因为对于疲惫的天下而言,推翻一个仁德的皇帝无疑是没事找事。
淮南王刘安之父刘长
而这也是淮南王一脉与先帝一脉的纠纷开端。
刘长叛变后,先帝碍于秘密搞死刘襄三兄弟的事而对刘长高抬贵手,只是将其软禁致死后短暂废除了刘长一系的封地,然后
或许是父亲的经历给了刘安警示,所以
不夸张的说,那时的淮南王刘安就是所有宗亲,乃至当今圣上的对照组。
有了这些倒霉鬼的前车之鉴,刘瑞自然得未雨绸缪。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古代的生活实
没有电脑,没有美食,甚至连通俗都没几本。毕竟
“要是我再大点就好了。”每每想起自己的年纪,刘瑞便有力太多却无处释放的挫败感。
网文里的六岁富商是真实存
而刘瑞呢
虽然能借薄皇后和薄姬的手谕
与其以幼童之躯去宣室殿里
反正有薄皇后和薄姬顶着,借着安排宫人退役的事,刘瑞也能顺理成章地接触少府,看看他们是何态度。
至于为何要拉窦太后下水
“孙儿
窦太后知道刘瑞是给薄皇后揽民声,之所以会找上自己,无怪乎越过自己会让薄皇后和薄姬感到难堪,从而闹出薄姬和薄皇后一起排挤窦太后的事。
至于她为何看出刘瑞的阳谋还愿去当刘瑞的棋子一是因为此事一成,薄姬看
都到一人之下的位子上了,窦太后最关心的除了三个不省心的儿女便是自己百年后的名声。
“想法是好的,只是这青年才俊从何而来”窦太后从不小看皇家的孩子,但是跟皇家有关的事无比做到善美“宫女们也就罢了,毕竟是被俘入宫或是卖身进宫,可是
提到那些掖廷待诏的家人子们,窦太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有了明显变化,转而问道“掖廷待诏的家人子有多少人”
“回太后,一共有一千五百人,其中有十二位是被先帝或皇上宠幸后未得名分的上家人子。”一旁的宫女小声道。
汉书外戚传里曾备注道“家人子者,言采择良家子,以入官未有职位,但称家人子。”
而这选入宫的良家不仅得是良民出身,而且其家不
如被送去和亲的王昭君和见证西汉灭亡的王政君。
刘瑞本是随口提到掖廷待诏的家人子们,可是当窦太后询问宫里的家人子有多少时,他也感到一丝丝的不对,从而变得严肃起来。
一千五百人的家人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跟唐明皇时的后宫人数相比,连毛毛雨都称不上,可是
虽然古代还是那套令人生厌的重男轻女,可是能被选进宫的也不缺一双吃饭的筷子,肯定还有心疼女儿却迫于皇命的人。
万一他们受了挑唆
窦太后越想越怕,决定趁着这次放人施恩于掖庭待诏的家人子们,免得那些乡绅人家心生怨念,做出傻事。
“执柯这事得看缘分,不可强求。”有了计量的窦太后轻轻说道“若是家里有安排的便由宫里给份添妆,自行出宫。”
“至于那些没有安排的宫人和家人子”窦太后想到自己宫里的亲信们,倒是生出几分怜悯“旁人也就罢了,只是一些年纪到了的长寿殿宫女们到底服侍哀家一场,哀家也不忍她们嫁给家仆。”
“这也是孙儿想到此策时的忧虑之一,幸而